城市号 | 下载APP
关注公众号

筑牢生态文明之基 创新绿色发展之路

2019-08-07 14:17:57 来源:闽北日报

筑牢生态文明之基 创新绿色发展之路

——部分在闽全国人大代表到南平调研侧记

八月的闽北大地,青山巍巍、绿水迢迢、生机勃勃。

绿色是南平最大的特色,生态是南平最大的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要求南平“发挥比较优势,走出山区特色的发展路子,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南平历届市委、市政府牢记习总书记的嘱托,立足当地生态资源优势,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

8月3日至4日,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张广敏、邓力平、叶双瑜、刘献祥、吴偕林、张荣等25名在闽全国人大代表赴南平市调研。

“在南平可以让人深刻感受到新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功成不必在我的政绩观深入人心、廖俊波精神深入人心、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深入人心、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要求深入人心。”“南平发展理念新、作风实、成效好。”南平优越清新的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的创新实践、干事创业精气神给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闽北之行收获满满………

学习俊波精神 砥砺初心使命

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代表们第一站就来到武夷新区档案馆,观看“弘扬廖俊波精神,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图片展。

廖俊波生前是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2017年3月因公殉职。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代表们边走边看边听,一次次被廖俊波的先进事迹深深感动。“作为一名教师,在今后教书育人的工作中,要学习廖俊波夙夜在公的公仆精神、甘为樵夫的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全国人大代表潘越表示。

在“忘我工作的时代先锋”展板前,郭晶晶代表驻足凝视,面对廖俊波那忙碌的身影,一种敬意油然而生。她说,作为来自一线职工的代表,要学习廖俊波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不断深化理论学习,提升实践能力和代表履职能力,更加关注民生问题,让更多人共享发展成果。

“他的事迹不断鼓舞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强化责任担当。”郑奎城代表表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像廖俊波一样永葆赤子之心,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坚定信念不动摇,立足岗位作贡献,在工作中用心尽力培养人才队伍,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幅幅真实感人、催人奋进的画面,让代表们再一次真切感受到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心系群众,扑下身子拼搏实干的精神。黎立璋代表表示,要在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中找差距、明方向,把廖俊波精神学习成果转化为强化自身建设、实现履职担当的不竭动力和实际行动。

“我是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再次学习廖俊波的先进事迹,感触更深。”吴金笔代表说,无论是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还是一名全国人大代表,都要认真学习廖俊波深入一线的作风和勤政为民的情怀,时刻不忘肩上的重任,真心实意为乡亲谋实惠、为百姓解烦忧,敢于担当、甘于奉献。

点赞“三项创新” 激活绿色动能

南平生态优越、资源丰富,如何发挥好自身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是南平这样生态资源富集后发展地区面临的时代之问。近年来,南平市按照省委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战略部署,着力“选产业、补短板、延链条、强保障”,大力发展与绿水青山相得益彰的七大绿色产业,创新推进“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建设,走出了一条符合南平实际的绿色发展新路,有效提振了干部队伍精气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向上向好,初步打通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通道,探索了点绿成金、富民强市的路径。

“南平山好水好空气好,为全省的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当之无愧的绿色宝地。”“南平之美、南平之活、南平之新、南平之进令人振奋。”代表们先后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南平市“生态银行”试点展示厅和“武夷山水”品牌展示馆,了解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情况,特别是对南平探索“点绿成金”的“三项创新”给予肯定和点赞,认为这为全国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推动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协调互促,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论的创新实践。

“‘生态银行’建设是新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创新和突破。”叶双瑜代表说,应探索总结更多行之有效的运作模式,在更高层次试点推广,打造践行“两山”理论、推进点绿成金的地方样本。“‘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等创新做法值得在全国推广、借鉴。”郭军代表说,南平市委市政府在生态保护方面下足了功夫,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下一步,南平应该做好试点示范工作,为全国其他地区做出示范。冯鸿昌代表说,南平生态环境良好,后发优势明显,是一片投资创业的热土。“绿色、生态,是南平一张靓丽的‘名片’,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强化环保理念,发挥‘生态银行’优势,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因为绿色生态优势,才是南平最核心的竞争力。”

在为“三项创新”点赞的同时,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生态银行建设要注重稳中求进和资本运作。”卢玉胜代表建议,南平市应建立长效机制,引进有责任心的社会资本,有的放矢、逐步推进,通过市场机制,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富裕。陈国鹰代表说,要充分利用“武夷山水”品牌资源,通过“生态银行”这个平台,把闲置的资源整合起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吴偕林代表表示,“生态银行”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创新,要把法治保障融入到“生态银行”建设的全过程,通过明确规则、权利、义务、责任,整合农村自然资源,推动试点取得更大成效,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

传承文化根脉 推进创新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调研中,代表们走访了建阳区麻沙镇水南村、武夷山五夫镇、建阳考亭书院,与当地干部群众进行交流,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非遗保护与传承、朱子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等情况。

闽北文化古镇建阳麻沙镇以建本著称于世,自古被誉为“图书之府”。该镇水南村有千年楠木林,保存着众多完好的古建筑,是我省最早种植发展葡萄基地之一,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四星级”美丽乡村、国家3A级楠木林旅游景区、福建省乡村旅游特色村。作为全省三个“圆梦村”试点村之一,水南村正围绕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深化“南平机制”,打造在全省有示范带动作用、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样板。

漫步楠木林栈道,入眼都是郁郁葱葱、高耸入云的千年楠木,空气中飘散的楠木香沁人心脾。“南平的生态环境非常好,正是因为祖祖辈辈的闽北人注重保护环境,才给我们留下这么完整的楠木林。”薛玉凤代表说道,南平市的乡村环境都很优美,村民们从小事做起,垃圾不落地,村庄干净整洁。环境好了,不仅吸引外地游客,更吸引青年人返乡创业。代表们建议,要拓宽视野、放眼长远,高位谋划推进“圆梦村”建设,依托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培养一批“田秀才”“土专家”,鼓励乡土人才回村创新创业。同时,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内涵、人文精神、道德力量,将其融入现代社会的“德治”“法治”“自治”生动实践之中。

南平是“朱子故里、理学摇篮、闽邦邹鲁”,有悠久的历史传承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复旦大学教授蔡尚思曾赋诗:“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加强朱子文化保护建设,聚力朱子文化复兴,打响朱子文化品牌,南平既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也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责任。2017年9月1日起,作为南平市首部实体性地方法规《南平市朱子文化遗存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如何传承和弘扬朱子文化,并让这种文化产生经济效益、服务绿色发展?卢玉胜代表建议,可以把分散于闽北各地的朱子文化遗产“打包”起来,与全国各大高校合作,部分可以开发成写生基地,也可以开发成朱子文化游学基地,把游客吸引进来,让经济与文化互相促进,闽北的朱子文化才能更好地弘扬与传承。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议……代表们表示,这次调研收获满满,是一次学思践悟、议政履职之行。刘远代表建议南平不断借智借力,凝心聚力,找准自身的特点、亮点、卖点和制高点、支撑点、盈利点,提升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吴偕林代表认为,加强对朱子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各项工作的协调,统一文化品牌,统领建设方向,统筹功能定位,精准定位其保护的途径和力度,多举措创新载体和形式,依法办事、依规传承、依类保护,推动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迈上新台阶。

叶双瑜代表建议,在闽北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上要进一步开拓思路,借鉴景德镇、德化等地经验,加强产品研发、工艺创新,推动建盏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要不断扩大影响,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朱子文化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武夷山是一张世界级名片,要善于借名气聚人气强实力。” “要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朱子文化的保护开发要注重统筹协调。”调研中,代表们还从创新市场运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文化保护开发、强化人才支撑等方面,对南平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提出富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南平强化党建引领、强化规划先行、强化业态创新、强化资源整合、强化人才支撑、强化法制保障,多措并举,激励创新创业创造,在绿色发展、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等方面迈出新步伐。

盛夏的闽北骄阳似火,涌动的绿潮催人奋进。 两天的调研,代表们冒着酷暑看现场、察实情、谋发展,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履职担当,以真挚的为民情怀深入基层,印象最深的是,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闽北大地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南平跨越赶超的“新景象”,加快绿色发展的“新希望”。大家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勤勉履职,牢记使命担当作为,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南平,为新福建新南平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1
您的观点仅代表您本人,请文明发言,严禁散播谣言和诽谤他人
登录并发表
所有评论
海峡城市网 hxcsw.com Copyright © 201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 :闽ICP备15016526号-2 联系邮箱:1102859911@qq.com 联系电话:400 186 0591
免责声明:海峡城市网不承担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请与内容提供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