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好故事 票证见证家国巨变
“这是40多年前由政府发放的票证,这种叫布票,这种叫粮票,还有肉票、火柴票、煤油票、烟票、茶票等。”“票证从生活中的必需品变成收藏品,见证了大到国家,小到一家一户发生的巨大变化。”5月14日,在东山县民俗博物馆,76岁的老农民林财平利用旧票证,向参观者讲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生活变化的故事。
旧票证方寸之间见证沧桑岁月。玻璃展柜里,花花绿绿、大小不一的几十个品种数千张票证,勾起林财平对“那个时代”的回忆。他出生在陈城镇白埕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白埕村处于“春夏苦旱灾,秋冬风沙害”,作物收成很少,农民生活艰苦。当时,由于全国工农业生产发展缓慢,物资匮乏,几乎所有日常生活用品全都凭票供应,家庭生活必需品离不开票证,无票寸步难行。比如粮票,买米买面、在饭馆吃饭,都要揣着粮票。但收入微薄、缺钱的人,有票难买到物品;有些人有钱无票也买不到东西。
林财平生育4个子女,每天都为孩子吃不饱、穿不暖而发愁。虽然手中有政府分发的布票、粮票、肉票、鱼票等,但口袋没有钱啊!他和妻子在生产队起早摸黑劳动,一人一天才记10个工分,只值一二角钱,凭票供应每公斤1.5元的猪肉吃不起,凭票供应的最低级(五级)香烟、(四级)茶叶也买不起!当时,他家木橱内挂着一块粗布,缝贴着20多个小口袋,专门分开存放这些票证,尽管无钱买东西,有票也不一定能买到,不少票证过期而作废,可他舍不得丢掉,50多年来一直收藏着。
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80年代,国家大力鼓励支持加快发展经济,各地工农业生产进入“快车道”,市场各种商品日益丰富起来。进入90年代,随着粮油和副食品供应增多,票证逐渐从“紧缺”转变成“盈余”,直至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改革开放以来,林财平的家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个儿子上学念书,个个成家立业,老大是蔬菜和水产种植养殖科技大户,老二老三分别在市、县事业单位工作,女儿早已出嫁,人人安居乐业,大孙女、孙儿已参加工作,日子越过越红火。
“收藏票证,一是看中了它的艺术性,二是因为它浓缩了历史。”林财平感慨地说。乡亲们知道他喜欢收藏票证,也将家中没用的票证拿来送给他。旧票证是生活的教材,能启迪人们对社会发展的思考,能教育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认识。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林财平决定在自家办的东山县民俗博物馆,开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好故事我来讲”活动,得到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等部门的赞同和支持。因此,他将长期珍藏和搜集的3200多张各种旧票证,放在民俗博物馆专柜展示。(谢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