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软件园奋力为中小企业、创业青年打造良好发展环境
原标题:厦门软件园奋力为中小企业、创业青年打造良好发展环境
软件园三期积极推进产城融合。(信息集团供图)
海峡网讯 (厦门日报记者林露虹 通讯员陈晓丹)“说起在厦门创业,许多人最先会想到软件园。”陈京鹭称自己是厦门软件园里土生土长的创业者,十多年前,他的创业梦从软件园启航,这里低成本、服务优的创业环境和日趋浓厚的产业氛围使创业幼苗茁壮成长。2018年,陈京鹭创办的企业易功成入围福建省互联网企业20强。
在厦门软件园,像陈京鹭这样的“生根型”创业者还有许多。多年来,厦门软件园围绕创新创业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成长需求,努力为企业提供完备的创新要素、完善的创业企业服务以及快乐和谐的创业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搭建创新创业追梦平台
众创空间、孵化器,为创业者尤其是中小企业、年轻人搭建了追梦平台。目前,厦门软件园拥有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3家、国家级众创空间15家、省级众创空间21家、市级众创空间70家。教育部“蓝火计划”、深圳招商局旗下的厘米空间、云汇天下、云知声、贝尔恩罗德等一批国内高水平加速器运营机构相继落地,吸引众多创业团队入驻。今年,园区还将重点围绕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大力发展云汇天下、云知声、小样社区等人工智能专业孵化器。
中小企业要发展,资金是“食粮”。为缓解融资难、融资贵,厦门软件园积极推进“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举办“123对接会”对接创新创业项目投融资,两年通过对接会寻求融资的创新项目超600个,参与的投融资机构近百家;设立多支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回购贷”“过桥贷”“加成贷”等多种融资模式,为产业企业迅速成长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已累计为园区59家中小企业提供12亿元融资贷款服务。
宜居宜业的产城融合环境,让创业者安心创业。以厦门软件园三期为例,园区已建成160万平方米研发楼,2780套人才公寓,餐饮、银行、酒店、健身等98家商业配套一应俱全。截至今年2月底,软件园三期累计注册企业1902家,入驻企业1101家,入驻企业员工数近2.5万人。软件园的一站式服务载体“创+驿站”集聚45个部门近100项政府委托的业务,每年办理业务14.7万多笔,82%在网上办理。
引才育才并举构建全周期人才培养体系
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目前,软件园已吸引“千人计划”“双百计划”人才共计122名,构建了“引才、留才、育才”体系,充分利用人才扶持政策,强化产学研合作,完善人才培训的多元模式,引入实用性人才培训机构13家,每年培训实用性人才约1.5万人;与本地及周边高校合作,全年组织园区企业举办4场软件人才专场招聘会;在企业间推动设立SAC联盟大学,涵盖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普通职员、实习生及应届毕业生的技能培训等。
面对企业旺盛的人才需求,软件园今年将继续实施“内培外引”,利用人才大数据平台,对人才进行精准施策,拓展和深化“高校深耕计划”与“城市深耕计划”,加大引才力度。同时,围绕人工智能等重点前沿领域,实施“行业深耕计划”,通过专项招聘、专项培训、专项校企合作等工作,构建重点行业全周期人才培养体系。
助力高技术企业
在新产业变革中抢占先机
良好的产业氛围,释放创新创业创造动能。近年来,厦门软件园积极抢占产业变革制高点,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的前沿领域,打造驱动产业未来发展的新引擎。
与此同时,软件园与清华海峡研究院等密切合作,着力从北、上、深等城市引进“独角兽”和上市公司在园区设立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喜马拉雅、纵目科技、未来科技研究院等项目先后落地,有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加快集聚。而人工智能超算平台、云服务平台等技术平台的构建更为园区高技术企业推动“智能+”提供助力。
今年,软件园还将着力引进中科院计算所、自动化所,英特尔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等一批高层次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创新平台,更好发挥现有的清华海峡研究院及未来科技研究院作用,引进高水平项目与技术,推动汇医慧影、英视睿达、农信互联等一批人工智能领军企业落地;与中科院海西创新院等合作,打造综合化的国际创新协作中心;与日中动漫协会、凤凰谷等合作,打造中日数字文创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在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物联网等重点前沿领域,软件园还将通过“民办官助”、“政府投入、国企运营”等方式,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速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