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 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
三钢集团产能置换项目全面铺开。
海峡网3月1日讯 (福州日报记者 蒋雅琛 见习记者 林瑞琪/文 记者 池远/摄)
人勤春来早,奋斗正当时。
己亥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我市即出台三项产业发展意见,聚焦“142”产业体系,提出培育发展16个产业基地,推动实施100项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做大做强六大产业链条,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构建和打造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和支撑。
大幕开启,闻风而动,迅速落实,市发改委(市重点办)在新起点上全速起步,聚焦产业发展,抓实项目建设。开春以来,全市上下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掀起了聚焦产业建设的热潮。
申马新材料年产20万吨环己酮项目预计3月中旬建成主体框架。
“链”式效应 聚合动能
时隔1个月,记者再次造访位于连江可门经济开发区的申远新材料二期年产40万吨聚酰胺一体化项目,第一套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生产线主装置即将实现结构封顶,设备支架等钢结构已运抵现场,下个月即可进行安装。
作为可门打造化工新材料产业链的核心,申远突破我国纺织化纤行业发展的瓶颈,运用全球最先进的己内酰胺生产技术,成功生产高端己内酰胺。2017年,申远新材料一期项目两条生产线一次性开车成功,晋升全球最大己内酰胺生产基地。总投资106亿元的申远二期项目于去年6月启动建设,预计今年底实现机械竣工。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二期项目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50亿元,届时“超级工厂”的产能还将再扩大一倍。
以申远新材料项目为龙头,可门正串起一条全新的新材料产业链。产业链的上游,法液空项目提供氢气、合成氨及氮气等工业气体,可门电厂直供蒸汽。在下游,恒捷实业高端差别化化纤项目一期已投产,利用己内酰胺生产锦纶6聚合切片,实现互动双赢;福建力嘉纺织项目正在发力,未来利用己内酰胺年产5万吨经编、花边、加弹等各类产品,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达10亿元。
今年,这条化工新材料产业链还将有新突破。年产20万吨环己酮项目预计3月中旬建成主体框架,7月底竣工,10月底有望投料运行。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工人们正在捆扎钢筋,加快土建施工。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共有近600名工人奋战在一线,已完成土建部分的80%以上。
该项目由福建申马新材料有限公司投资10.2亿元打造,其出产的环己酮未来将直接供应申远,用于生产己内酰胺,项目的建设意味着申远“苯—环己醇—环己酮—己内酰胺—聚酰胺”产业链将进一步壮大。
宝钢德盛精品不锈钢绿色产业基地一期项目生产车间。
提档升级 行稳致远
罗源湾经济开发区是我市钢铁企业的“大本营”,今年我市计划以此为依托,打造罗源湾千亿钢铁产业基地。
作为产业基地的重要支撑项目之一,宝钢德盛精品不锈钢绿色产业基地一期项目正加快建设步伐。记者昨日获悉,其子项目黑卷轧制退火酸洗生产线目前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这条生产线投产后可实现年产不锈钢酸洗卷70万吨,供外销与下游企业生产使用。
据悉,基地一期项目包括新建烧结机、高炉、炼钢连铸、1780mm热轧、酸洗线等子项目,预计于2021年上半年建成投产。其中,1780mm热轧子项目已于去年11月开工建设,正在进行桩基工程施工,炼钢连铸项目计划今年5月动建,其他子项目也将在第三季度全面动建。
项目负责人介绍,基地一期项目建设以绿色精品、超低碳排放、智慧制造、低成本为目标,产品定位不锈钢中高端全系列,建成后将有效支撑宝钢德盛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将有利于推动上下游项目在罗源湾落地,并带动钢铁相关行业的发展,为罗源湾打造钢铁产业基地、建设千亿海港城提供有力支撑。”
在紧挨着宝钢的罗源闽光钢铁,一个涵盖20多个子项目的产能置换项目正全面铺开。为了把三钢集团的120万吨产能转移至罗源,公司将建设2座1250立方米的炼铁高炉系统、1座120吨炼钢转炉、一条年产150万吨H型钢轧钢生产线及与生产系统配套的各类设施。
据介绍,项目总投资69亿元,建设用地1265亩,主体项目于去年11月动建,预计将于2020年下半年建成投产。“产能置换完成后,闽光钢铁将升级成为年产钢300万吨、工业总产值150亿元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该项目负责人说。
以产能置换为契机,闽光钢铁同步推进工艺升级与产品升级。“过去,闽光钢铁以生产螺纹钢和线材等低端建材为主。”上述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将把生产H型钢作为今后生产经营的重点之一,以适应目前装配式建筑市场的旺盛需求。“闽光将紧抓罗源钢铁产业基地发展的机遇,积极通过淘汰置换落后产能,加快现代化、绿色化的步伐。”
地球空间信息众创空间一期项目施工现场。
创新阵地 弄潮时代
在福州高新区海西园,地球空间信息众创空间一期项目现场施工正酣:1号楼处于土方开挖阶段,2号楼正进行地下室顶板建设,3号楼正进行地下室基础建设。该项目是我省首个地球空间信息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将着力打造“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化链条,计划2020年底竣工。
据介绍,该众创空间为我市与武汉大学的战略合作项目,将复制国家地球空间信息武汉产业化基地成功经验,吸引地理空间信息相关企业入驻,带动形成我国东南地区高水平的地球空间信息及应用服务创新型产业集群,为全市乃至全省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1号楼将作为产业基地,成熟的大型企业可直接入驻,另外两栋楼将作为小型企业与大学生创业的“孵化器”和“加速器”。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众创空间这一专业化平台,可帮助入驻企业与大学生实现研发成果落地,并对接相关资金支持,为培育壮大本土相关企业提供支撑。
作为福州汇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的建筑智能化总部,天福汇鑫科技大厦的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该项目总投资3亿元,总建筑面积达35340平方米,目前主体建筑已经成形,预计10月底竣工。
项目负责人王雪宏介绍,汇鑫智能计划通过该项目建立智能化研发基地,进一步开发、整合建筑内外及室内装修领域智能化设计、施工、安装、室内装备、设备控制运行、信息设施系统和信息化系统、智能系统软硬件销售及服务等业务。“公司本设在三明,此次迁到福州,将高新区作为落点,正是看中了这片地区高新产业集聚的优势,未来将以福州为着力点,带动建筑智能化发展,实现对全省的辐射。”
医工科技大楼有望6月竣工。
同样位于高新区海西园的医工科技大楼一期项目,由医工(福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7000万元,主要用于医药技术及化工技术的研发生产,预计投产后年产值将达3亿元。
记者了解到,大楼内设计有小试实验室、中试室研发车间等功能区,同时依托医工(福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具备化工设计资质的有利条件,可为有需要的厂家提供中试实验平台。“研发产品通过中试后,即可以投入批量生产。”项目负责人介绍,公司也为入驻大楼的企业单位提供机械设备加工、设备安装、制造设计、装修装饰等一条龙服务。
据介绍,大楼已于今年1月正式封顶,本周五将对整个建筑结构进行验收。项目计划7月竣工,预计可提前至6月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