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芝生:65载坚守“唤醒”百年软木画
原标题:吴芝生:65载坚守“唤醒”百年软木画
吴芝生在工作室创作。
海峡网2月26日讯 (福州晚报记者 梁凯鸿/文 陈暖/摄)在吴芝生工作室里,摆放着一幅名为《妈祖风光》的软木画作品,格外引人注目。这幅作品虽然只有一米长,但画中的亭台楼阁有334间,房檐梁柱有1112件,雕工精湛,曾获全国工艺美术展览金奖。前几年,央视科教频道播出的长达近40分钟的纪录片《软木玲珑》便以这幅作品开场,向全国观众介绍了它的作者——吴芝生。
吴芝生是福州市软木画非遗传承人之一,65年来,他坚持刀不离手。2008年软木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芝生以匠心和创新从事软木画创作,其软木画作品近几年蜚声海内外,吴芝生软木画工作室也于2017年被市文联授予“福州市第一批文艺名家工作室”称号。
精雕细镂的微缩世界
吴芝生工作室内,摆满了雕工精湛的软木画作品。苍松奇石、亭台楼阁构图成画,在小小镜框中展现出中国文人的清雅,颇有“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的意境。
吴芝生介绍,软木画是将产自西班牙、葡萄牙及阿拉伯等地的栓皮栎树切削成薄片,运用传统雕刻技法以刀代笔,经手工精雕细镂,制成山水、园林、花鸟等圆雕、透雕式的图景。“很多人说,这就是用木头刻成山水画啊。”吴芝生笑着说。
软木画主张以小观大的艺术手法,这是一门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的手艺。吴芝生向记者展示了软木画的制作工序——切片、画稿、雕刻和拼贴。第三道工序拼贴中“画山”环节最为复杂,也是软木画独有的工序。
“每一位软木画手艺人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工笔画画师,要把山水融为一框。”吴芝生介绍,较之平面浮雕,立体软木画工艺更为繁复。立体软木画的出现,让软木画走向了国际舞台。
“要做软木画精品”
软木画与寿山石、脱胎漆器并称为福州三宝,至今有百余年历史,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我市晋安区西园村是世界软木画发源地,村里的吴家与此门手艺结缘于百年前,到吴芝生已经是第四代。
吴芝生回忆,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西园村从事软木画手工艺的村民有几百上千人,一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到了上世纪90年代,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软木画开始商品化,流水线生产的软木画不再精致,机械切片和炭火技术虽然提高了产量,却让软木画走向衰落。此后,许多软木画艺人“封刀”改行。
“大家都不做了,我要是也不做,软木画就没有了,我要对得起我的祖宗啊!”于是,吴芝生选择了坚守这门世代相传的手艺。但原料价格翻了20倍,软木画市场却缩水了90%。最困难时期,他甚至通过开杂货铺和送报维持生计。“要做软木画精品。”吴芝生坚持怀着匠心精神,纯手工制作软木画。
让软木画传承下去
2005年福建省名优产品博览会让销声匿迹6年的软木画重回人们视线。2008年,吴芝生的作品在一次展会中被马来西亚一名外交官员相中,后来,《马来西亚皇宫》和《吉隆坡双峰塔》两幅软木画作品成为马来西亚领导人的生日礼物,这是吴芝生获得的第一笔国外订单。
为了能让软木画传承下去,吴芝生不仅把软木画手艺传给女儿,还在西园中心小学开办软木画手工课等等。时代在变,市场需求和人们审美也在变,如何适应这些变化?吴芝生对软木画的包装、创作题材和手法甚至是刀具都进行了创新,软木画至今也远销东盟、欧美和东亚国家。